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,许多学校在开学后都会要求学生上交手机。有孩子为此动起了小心思,想利用网上卖的各种“上交神器”“藏匿神器”,或是对手机偷梁换柱,或是将手机百般藏匿。而售卖这些“神器”的网店,也在近期迎来了一波购买热潮。(9月3日《北京晚报》)
孩子们手上的模型机都是哪来的?据悉,线下门店的模型机难找且“一眼假”,线上却是另一番天地,售卖手机模型的网店非常多,产品外形也更加真实。部分网店显然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,会在产品名称上标注“学生上交”“上交顶包”。
在市场中还有藏手机的产品。如,一款外观像保温杯的水杯,打开瓶盖可以正常喝水,而旋开底座,里面竟然有一个可以藏手机的暗格;一块普普通通的镜子,翻过来倒过去看起来都很正常,但如果手动把镜面和底座撬开,中间就会露出一块空间可以藏手机……
上述手机“藏匿神器”看似满足了一些特殊需求,但终归是对未成年人的不负责任。从情理角度讲,这简直就是教学生使坏,不利于学生诚信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。
从法律层面来讲,根据《广告法》规定,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。而手机“上交神器”“藏匿神器”显然与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、维护社会良好风尚和社会公共秩序等相违背。可见,这些均是在打法律擦边球。尤其是,有些以假乱真的模型机没有包装,也没有品牌、生产地址等信息,都是“三无”产品,更值得警惕。
针对此类产品,工商、消协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,对“三无”产品,以及虚假宣传等不法经营行为,当加大监管整治力度。对于平台,也应该加强对此类产品的审核监管,对于“三无”产品须采取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及时依法下架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消费警示,以防范此类产品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。
让此类产品没有市场,关键是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行为加强管控。这一代儿童是伴随电子产品长大的,他们在社交、支付甚至是写作业等很多场合,都会用到智能手机,让其完全脱离手机不现实也不可能。于此,家长须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,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手机的苗头,家长应尽早介入。对于购买此类产品的,家校应该联合做好工作,使学生远离其害。(杨玉龙)
责任编辑:雅文